SDGs永續目標規劃
聯合國為鼓勵全球提高環保意識及投入環保行動,將6月5日訂為「世界環境日」,在當前國際推動永續發展的潮流下,也強調社會、經濟、環境三項議題的均衡。今年適逢教育部推展學校環境教育邁向第30週年,以「新環境教育發展」為理念(NEED,New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evelopment)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為使學校教職員更加瞭解聯合國永續發展17項目標(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UNSDGs),教育部特別編撰「永續發展目標教育手冊」,希望藉此幫助學校認識國際各項重大議題及永續發展脈絡,並回應到學校課程發展與校園規劃。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源於聯合國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世界第一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這也是聯合國第一次將「環境議題」正式納入聯合國討論的項目。「世界環境日」旨在鼓勵全球居民提高環保意識和採取環保行動的主要力量,呼籲全人類採取積極的環保行動。聯合國並在2015年延續討論各項重大議題盤點出全球重大議題,提出兼顧經濟、社會與環境三大面向的聯合國永續發展17項目標,並將在2030年檢視各國推動成效與作為。臺灣也正面臨各種轉變,例如人口結構老年化、氣候變遷衝擊、智慧產業與綠色能源興起,青年就業等問題,都將考驗著未來世代的應變能力。有鑒於此,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依循「2050世界願景」提出臺灣六大轉型領域,並召集各部會於108年研擬出「臺灣永續發展目標」,以連結國際推動永續發展的趨勢。
教育部為推動臺灣永續發展教育,在二十年前已將永續一詞帶進學校,提出永續校園計畫,近期更鼓勵學校透過校園盤查與探索,檢討改善學校軟硬體環境與課程設計,讓學校反思永續發展教育的意涵(SDGs For School)。教育部特別強調學校推動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性,除了結合新課綱將推動聯合國SDGs作為本年度的工作重點外,並出版「永續發展目標教育手冊」,期藉此幫助學校瞭解國際各項重大議題,並回應到課程發展與設計,讓學生瞭解國際永續發展脈絡,並發展能夠應變未來世代各項課題的素養及技能。
以SDGs 17項目標融入主題式探究與實作課程發展,培養學生6C未來能力(圖1),邁向「未來教育」建立學校亮點。
圖1 培養學生6C未來能力示意圖
(一)未來能力目標: 6C全球素養:品格、公民素養、協作、溝通、創造力、批判思考。
(二)未來學習工程:學習設計四要素:學習夥伴關係、學習環境、教學實踐、數位利用。
(三)未來學校規畫:教會學校的環境教育實踐
(四)未來學習循環:一想三創發明循環(圖2)。
圖2 一想三創發明循環示意圖
一、未來學校規畫:配合學校永續環境教育發展(先以SDG 2、3、4、13、15為先期規劃)一、未來學校規畫:配合學校永續環境教育發展(先以SDG 2、3、4、13、15為先期規劃)
圖3 SDGs永續發展未來環境教育五大方向
(一) SDGs執行項目
- SDG 2 消除飢餓: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
教學方向與目標:農作物精準灌溉技術研究。 - SDG 3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教學方向與目標:針對幼童、高齡與弱勢安全輔具研究 - SDG 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教學方向與目標:(創造力素養:跨領域想像) - SDG 13 氣候行動:完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環境教育1:綠能研究)
-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土地劣化 (環境教育2:植物聲學及植物逆境反應研究)
將跨領域精神融入SDGs『探究與實作』課程中:主題式教學-用以致學
一、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課程範例:植物聲學-蜜源植物花與蜜蜂間的跨領域生態奧秘
(一) 設計理念:
最具創造力的人,能看到各領域之間被其他人所忽視的連結,
本課程設計目標是藉由主題式實例教學,教導學生探究大自然生態演化的跨領域奧秘,讓學生知道跨領域+想像力才能發現更多的生態奧秘,進而找到蜜源植物花與蜜蜂之間的物理、化學、電學的關聯性,提供學校進階式的「探究與實作」的課程範例。
(二)教學背景:
以創造力育成中心輔導科學研究專題成果作為探究與實作的教學最佳範例,達到本中心培育學生「創造力素養」目標。
(三)教學流程
1.介紹教師個人背景資料(讓學生知道老師有能力輔導他們)
2.分析科學展的評審要件
3.創造力素養養成要素
(1)跨領域+想像力融入教學引導學生『能看到各領域之間被其他人所忽視的連結』。
(2)學會如何跨領域想像找到領域之間的連結–發現現象找問題『提出問題』。
(3)具備研究主題自我評估能力。
(4)自主學習探究:搜尋兩領域間的關聯性學理知識及技術–找出獨創性解決問題的方法
(5)動手實作:設計符合科學方法的實驗設計,進行實作與實驗。
(6)教導面對實驗失敗的正確態度。
4.探究與實作流程教學
(1)如何從一篇文章的閱讀可產出一個研究主題,並完成主題自我評估。
(2)如何蒐集支持研究動機的重要文獻。
(3)如何跨領域想像找到跨領域實驗設計依據的學理文獻。
(4)符合科學方法的實驗設計。
(5)如何尋找實驗元件與器材與估價。
(6)完成科學研究計畫或發明展創意作品構想書。
(7)輔導師生進行實驗與實驗修正檢討。
(四)使用教材的內容
- 《21 世紀的 21 堂課》:教育未來的企業人才最重視的是4C,包括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Creative thinking(創意思考)、Communicationskills(溝通能力)、Collaboration(互助合作)。
- 創造力CREATIVITY by Mihaly Csiksentmihalyi: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著,針對九十一位想負盛名的領袖人物,探討創造力在他們的生命中發揮了何種力量。
- 跨領域想像創新方法:江明岳老師在2015年系統項創新研討會中發表文章。
- 花在幾分鐘內對傳粉者的聲音做出反應增加花蜜糖濃度
月見草花在能聽到蜜蜂的嗡嗡聲時,竟能產生更甜的花蜜 - 生物共同演化
- 蜜蜂聲音頻譜文獻
- 植物聲學-尋找植物動力信號的聲音機制
- 細胞膜電位
- 植物養分運送相關文獻
- 植物電訊號的傳遞
(五)評量方式
- 閱讀期刊找出重要資訊(300字)15%
- 從上題中找出在搜尋跨領域關鍵字(列舉5句) 25%
- 從1.及2.提出新研究主題方向30%
- 提出研究方向跟之前研究的差異性為何?30%
各科老師投入成為種子教師輔導行列
依NPDL系統的學習設計四要素(教學實踐、學習夥伴、學習環境及數位利用),理解每個學生的優勢,引導學生發揮學習力,共創更好的教育價值。
(一) 學習夥伴:成立跨領域學習夥伴,輔導如何『跨領域想像』做『主題式教學』。
(二) 教學實踐:輔導按一定程序培養找出獨創性有學術貢獻的主題,落實『探究與實作』課程教學。
(三) 學習環境:讓創造力育成中心之研究方向與環境教育結合。
(四) 數位利用:學習會下『關鍵字』做有效數位資料搜尋,養成良好自主學習的數位閱讀習慣。
一、創意及想像力(Creativity)
在21世紀,個人必須能利用已經獲得的知識,創造新事物或某種東西。這種創意及想像的能力,不限於藝術創作,可擴展至現實中生活的解難。說白了,就是不因循前人的腳步,自己去領導及創新。
二、溝通(Communications)
溝通有各種目的,如陳述、通知、指導、激勵和說服等。讓孩子學會靈活應用書寫、聆聽及會話,清晰、簡潔、具意義地呈現訊息,能令他們與人保持良好溝通。
三、協作(Collaboration)
人除了要有團隊精神,更要了解團體成員的不同個性、才能和知識,促進合作,創造對團體最有利的結果。由於協同作用,共同結果的價值,會遠高於單獨行動的價值。
四、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維是過濾、分析及質疑各種訊息/內容,然後綜合歸納出個人見解的過程。孩子透過此過程將知識內化,並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可體現於洞悉問題癥結、分析利弊,並運用適當方法及工具解難。
五、品格培養(Character)
Michael Fullan認為學生的人格培養重點在於:毅力(Grit)、韌性(Tenacity)、堅持不懈(Perseverance)、能屈能伸(Resilience,亦可解釋為抗逆能力)、可靠(Reliability)及誠實(Honesty),具有上述個性特質的年輕人,才會具備自信心、責任感、同理心及貢獻社會的熱忱。
▇品格培養成關鍵
Michael Fullan強調身處21世紀,已不再以學科成績去衡量個人的成敗,更重要的是他的品格素養。不少國家,例如新加坡,已將品格教育納入課程;目的是教育學生承擔家庭、社會責任,同時亦能了解到自己在建設社會未來擔當的角色,藉此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技能。
六、國際公民(Citizenship)
世界的發展離不開個人的努力,而個人的發展,同樣離不開他周遭的一切,包括家庭、文化、社區等聯繫。新一代要裝備國際知識,尊重各國文化差異,那樣他們才能應對世界的發展,與國際接軌。
一、新北市中小學科學展
二、教育部環境教育實作競賽
三、臺灣能-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